“漏室”变花园,建楼顶花园一举多得
宋玉滨是南昌市洪都宾馆工程部经理,去年12月29日,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宾馆裙楼绿地上忙碌,“这个裙楼小花园是2002年修的,当年是为了解决楼顶漏水,现在不漏水了,只是建个花园觉得有些可惜,我们初步决定在这里修建一块网球场”。
这块楼顶绿地占地约900平方米,草坪上台湾青唱主角,四周栽有桂花、红花吉木、铁树和海棠等,虽然是寒冬时节,叶的娇嫩、草的翠绿,仍能让人感受到春的气息。
然而,像洪都宾馆这样的屋顶绿地,在南昌城区并不多见,它们只是零星出现在一些居民楼屋顶。2006年有媒体曾报道称,南昌的屋顶绿化率只有0.01%。江西省绿委办副调研员李健告诉记者,这个数字也许不够精确,但足够代表屋顶绿化的现状,在大量移栽树木建设“森林城乡”的同时,屋顶绿化也不应被忽略。
在《关于“森林城乡、花园南昌”建设实施方案》中,南昌市提出力争到2011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绿地率达到3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上,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标准。记者注意到,这其中对于屋顶绿化的贡献并无更多表述。
“南昌在这方面曾投入过大量人力物力,但最后效果不佳,影响了绿化部门的热情。”一名长期关注南昌屋顶花园建设的业内人士说。
创建园林城,那场造绿运动轰轰烈烈
2005年,为申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南昌提出“绿化向空中延伸”的设想,部分墙体、立交桥等开始美化,但对屋顶绿化则没有具体要求。2007年6月16日,为弥补地面绿地的不足,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调度会上,南昌明确提出建设屋顶绿地,并为各区分派任务,其中东湖区要完成屋顶绿地2.73万平方米;青云谱区绿化屋顶1.1万平方米;青山湖区在罗万工业园等两处进行屋顶绿化,绿化面积共3260平方米;西湖区增加屋顶绿地约5100平方米。这些绿地的栽种地点基本上都在政府机关办公楼和学校医院等地。
“遗憾的是,2007年种植的绿地已基本废弃。”去年12月30日,南昌市园林绿化局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年时间紧迫,7月和8月栽种存活率不高,加上楼房业主单位看护不科学,这批绿草先后干枯死亡。
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青云谱区市容局老办公楼楼顶,原来是楼顶绿化样板。这片绿地由于浇水养护困难,基本处于放养状态,2008年那场冰雪灾害最终结束了它的生命。如今,青云谱市容局已经乔迁,这些曾经“绿极一时”的草坪,只剩下一些草根在空中摇摆。
青云谱区创建办一负责人对记者说,由于此次栽种的绿地很多都在老楼上,本身不具备绿化的条件,导致一些楼房漏水,出乎很多人的意外,有人据此怀疑楼顶花园的可行性。
集中绿化也存有一些“硕果”,比如西湖区政府行政办公楼,由于有专人常年负责管理,楼顶绿地和树木依然葱绿,成为工作人员休闲散步的去处。“冬天还看不出什么,每到春夏时节,楼上葱绿一片,看起来让人赏心悦目,好像到了郊外!”西湖区政府一工作人员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