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南昌:紫阳县退耕还林49.76万亩 实现生态经济双赢
市场动态

南昌:紫阳县退耕还林49.76万亩 实现生态经济双赢

来源: 紫阳县政府网站 作者:姚思章 秦宗道 日期: 2009/9/4 8:57:05
自1999年成功试点以来,紫阳县累计实施退耕还林49.76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29.86万亩、荒山造林29.9万亩,工程覆盖全县25个乡镇155个村,4.9万个农户近20万人直接受益。

中国园林网9月4日消息:自1999年成功试点以来,紫阳县累计实施退耕还林49.76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29.86万亩、荒山造林29.9万亩,工程覆盖全县25个乡镇155个村,4.9万个农户近20万人直接受益。
 

退耕还林的实施,加速了紫阳县造林绿化步伐和水土流失治理进程,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据统计,到2008年底全县累计造林建园145万多亩,林业绿化程度达到86%,林草植被盖度达到75.8%;森林覆盖率达到53.6%,比退耕还林前提高15.8个百分点。全县因退耕地造林建园,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近60%。近年来常年降雨在1100毫米以上,强降雨次数也较多,因水土流失而致的自然灾害比5年前减少95%,每年减少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
 

在实施退耕还林过程中,紫阳县通过正确处理生态建设与农民长远生计的关系,以促进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在退耕还林实践上创造了与发展后续产业、封山禁牧舍饲养畜、水利农田建设、经济林合理开发利用、迁移式扶贫、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六个结合”的措施,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科学规划,精心实施,千方百计提高生态经济兼用林比例,大力发展具有紫阳特色的茶叶、蚕桑、柑桔和核桃、板栗、木本药材等经济林产业,突出发展庭院经济,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良性互动。
 

近十年来,全县结合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累计新建林业产业基地近50万亩,其中退耕建园超过40%,现保存面积达到98.28万亩,农业人均3.09亩,形成了“中低山茶蚕油桐和柑桔,中半山耳菌核桃和板栗,中高山木本药材和生漆”的立体林业产业格局。去年全县林业生产总值达到2.5亿元,林业总收入达到4.2亿元,分别比1998年翻了一番多;全县农民人均林业总收入3556元,人均林业纯收入达到1422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3%;退耕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886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的8.2%,比退耕还林前净增近3倍。

推荐阅读:

银川:感受宁东的激情与魅力领略兴庆的“花”文章

400万盆通州鲜花跻身长安街迎国庆 曾是奥运会当家花卉

甘肃武威市小苗苗拉动大产业 日光温室育苗基地发展记

虎尾兰栽培要点

(来源:紫阳县政府网站)

编辑:芨芨草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园林网 ylmm.com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