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探索江西的绿色崛起之路
市场动态

探索江西的绿色崛起之路

来源: 江西日报 作者: 日期: 2013/1/31 10:25:13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当前,以生态文明为标志的新型文明形态已是大势所趋。人是“自然之子”,不是“自然之主”。生态文明的本质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经济与生态的融合发展……

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就要求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深刻的社会变革工程来实施。生态是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良好的生态是事态祥和、心态平和的客观环境。在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共同构成的现代文明体系中,从一定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更具有基础性和普遍性。生态文明的主要标志是:生态环境良好并且不断趋向更高水平的平衡,自然资源得到合理的保护和利用,以生态或绿色经济为特色的经济高度发展,现代生态文化形成并得到发展,生态建设制度与法制健全,城市和乡村环境优美等等。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通过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来实现的,既需要自上而下的发动与贯彻,也需要自下而上的参与和推动。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就是要将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由内而外地体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中,落实在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中。  

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就要求我们在大力建设生态文明中加强和创新管理。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永续”是一种制度安排,是对人类发展行为的规范和调整。一些地方之所以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约束性制度缺失,缺乏与其配套的资源管理制度和相适应的机制,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管理的无序局面。促进资源环境产权有序流转和公开公平公正交易,就能通过产权的界定来减少公有物,实行生态资源的资产化管理。但约束性制度不会自发形成,需要政府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律制度、完善市场制度运行的条件,建立合理的生态价格制度、补偿制度和监督制度,实行有偿开发利用、有偿使用原则,将开发利用权逐步推向市场,再将其收益投入到生态开发产业,从而形成以生态养生态和发展生态业的良性循环,为社会提供更好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实施四大举措建设秀美江西   

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为江西进一步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树立“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进一步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努力。  

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龙头,更加注重环境保护。继续组织实施一系列生态工程,包括造林绿化工程、“五河一湖”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农村清洁工程和污水处理工程等,保护好珍稀、濒危植物系统和野生动物,推进“五河”及东江源头生态补偿试点,建立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补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努力把江西建设成生态环境的优势省、生态经济的品牌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进省。  

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集约利用资源。把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江西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线路图”。不断完善节能政策措施,加大节能减排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力度,减少对能源资源的过度消耗。严把项目准入关,提高项目进入门槛,无论投资额有多大、效益有多好,只要是严重污染环境的,一律不准进入江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水平。落实产业园区准入制度,提高产业聚集程度。开展以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水平、余热余压综合利用水平和废气、废水、废渣综合利用水平的循环经济试点,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赢得最大的发展收益。  

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为抓手,更加注重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生态经济系统有着明显的地域性。作为传统产业比例较大的江西省,在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根据资源地域分布的规律,努力寻求加强保护、适度开发和合理利用之间的最佳平衡点。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实施“人才兴赣”和“六个一工程”战略,全面推动江西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快构建现代生态产业体系。二要构筑“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格局,即通过打造九江沿江产业带、昌九工业走廊、南昌核心增长极,昂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龙头,再向南延伸连接吉泰工业走廊,并与赣南中央苏区振兴相衔接,两翼沿沪昆线展开,挺起江西经济发展的脊梁。在这个过程中,因地制宜地制定生态经济规划和相关政策,切实把生态文明理念贯彻落实到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大力发展低碳生态城市。三要重点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航空制造、绿色照明、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培育“绿色工业”巨头,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发展优势。推进钢铁、有色、煤炭、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黑色”转向“绿色”。建设区域性优质农产品生产、生态旅游和清洁安全的能源等传统产业基地,将生态工业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相衔接。  

以用足用好先行先试权为机遇,更加注重深化改革。要深刻领会十八大提出的“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的精神,紧紧抓住国家赋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先行先试的宝贵机遇,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破解各种难题,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为我省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加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生态保护和建设重点地区的生态补偿力度,积极探索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模式。积极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考评机制,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指标纳入干部考核体系。  

十八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阐述和战略部署必将引领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我们要真正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在贯彻落实上下功夫,进一步增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江西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环境更优美,努力为建设美丽中国、秀美江西作出贡献。  

苏荣(原载《求是》杂志2013年第1期)

推荐阅读:

重庆巫溪生态三部曲 点燃“绿色崛起”梦想

四川宜宾:深化生态产业发展 实现南溪绿色崛起

海南:大力发展绿色矿业 助推海南绿色崛起

为推动江西绿色崛起献计出力

(来源:江西日报 )

编辑:郁金香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园林网 ylmm.com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